玉米深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玉米皮和玉米胚芽,經過螺旋壓榨機壓榨脫水后烘干,作為飼料原料或下一步加工的原料。
螺旋壓榨機的選擇對后序烘干具有重大意義。在我們考察的幾家玉米淀粉企業中,螺旋壓榨機的壓榨脫水效果,壓榨后玉米皮的含水率大部分在65%,后序烘干需要的能耗較大。而他們常用的螺旋壓榨機,是直徑650的,篩網為錐形的結構形式,這種螺旋壓榨機本身設計存在一 定的缺陷,造成玉米皮和玉米胚芽壓榨干度差。
通過實驗改進,我們采用了一種新型的螺旋壓榨機對玉米胚芽和玉米皮進行壓榨脫水試驗,我們實驗的機型螺旋直徑為250mm,采用的螺旋結構為飛行螺旋,實驗的物料為玉米淀粉廠產生含水率大約在80-90%的濕玉米皮。壓榨后玉米皮的減壓結果如下:
1. 含水率:49%
2. 進料量:4m3/h
3. 電機功率:7.5KW
新型玉米皮螺旋壓榨機,改變了傳統工藝中的錐形螺旋、錐形篩網設計,降低了制造難度,提高了壓榨脫水效果,并且可以解決進料不均勻造成的對壓榨干度的影響。同時,壓榨機可以加裝自清理和噴水系統,壓榨結束后對設備進行清洗噴沖,防止物料在篩網內發酵變質。對比老機型的錐型篩網螺旋壓榨機,壓榨后含水率降低10%左右,為后續烘干節省能耗,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不同形式擠干機應用于玉米纖維擠干的效益分析
經過深加工的玉米皮里面含有粗纖維、脂肪、蛋白質。主要用于飼料行業。是玉米深加工企業生產的一種副產品。
按500噸/天玉米原料計算,每天可得到商品玉米皮40噸(含水量12%),不同的出料干度烘干成商品玉米皮所需蒸汽量不同,也影響了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但由于行業習慣,很多企業沒有對此做過效益分析,這里我們僅以500噸/天玉米原料為例,對傳統擠干機和新型擠干機做一效益分析
機型 | 每日玉米加工量 | 纖維收率 | 每日商品纖維數量(噸) | 商品纖維水分 | 不同機型出料含水 | 不同機型出料量(噸) | 每日需烘干水量 | 管束烘干機干燥強度 | 烘干蒸汽耗量(噸) |
傳統型 | 500噸 | 8% | 40 | 12% | 62% | 92.63 | 52.63 | 1.7 | 89.47 |
新型 | 500噸 | 8% | 40 | 12% | 52% | 73.33 | 33.33 | 1.7 | 56.66 |
由上表可見,兩種機型每日耗蒸汽量差值為32.81噸,按每噸蒸汽170元計算(根據燃料有所區別,這里取較低值),新機型較傳統機型每日節約5577.7元,每年按300天計算,節約費用為167萬元.效益十分可觀.